logo MENU
平潭电影节 | 柯文思:​我从什么样的角度看中国?
23 November 2021
平潭电影节  | 柯文思:​我从什么样的角度看中国?

(Original Article Published in Chinese)

原文标:柯文思:​我从什么样的角度看中国?
原文报道:后窗
原文编辑:后窗
报道日期:2021-11-22

在2019年的【后窗放映012】中,我曾推荐过这样一部纪录片《善良的天使》。本片由两届奥斯卡获奖导演柯文思(Malcolm Clarke)执导,以“讲述中美两个国家关系的未来”为主题。那之后,柯文思导演“对中国的热爱是有增无减,也越来越对中国的故事着迷。”他的新作《柴米油盐之上》主角是村支部书记、女卡车司机、杂技演员、民营企业家......他们是中国变革故事的亲历者,也是创造者,他们的故事如一条条溪流汇聚成当代中国故事的奔腾江海。

同时,在平潭的IM两岸青年影展论坛上,柯文思的大师班“在中国拍摄纪录片”也同样令人关注:柯文思因什么缘由对拍摄中国纪录片产生兴趣?在这些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?又如何通过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?今晚,我们分享这次论坛的现场实录。 

柯文思:我从什么样的角度看中国

观众:导演好!影片里的人物情感非常的充沛,您的每一帧画面都非常有力量。我有一个问题,您作为外国导演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,以一个什么样的视角去创作?

柯文思:作为一个外国人,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视角一定有不一样的。确实我对中国的了解没有你多,这是客观事实。但是我在中国做影片遵循一套根本原则,就是我一定会找一些让我觉得有趣、能打动我的故事。

我相信那些能够让我动情、打动我的故事,也能打动跟我一样的外国人。因为中国的故事到西方并没有很多,所以很多人对中国是不了解甚至有一些恐惧。从我的视角里的普通人,他们的真实情感,他们所经历的人生的各种波折,能够让西方更了解中国,中国在发生什么。

观众(提问):其实很多外国导演都来过中国拍摄纪录片,比如伊文思。柯文思导演您是否有意识地去记录历史迁徙,或者说是种族迁徙的演变过程?   

柯文思:我2013年第一次来到中国,拍的第一部影片是讲中美关系的。这部影片更多希望中美关系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,促进两国互相了解,很少有人做这样的影片。我深信如果中美之间能够相处得很好,整个世界能变成更美好。所以我们这个片子,在讲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。在美国的视角和主流叙事里面,一直以批评中国为主,中国一直是各种“替罪羊”。中国的视角也是基本上是说好不说坏,都在讲中国比较好的地方。

所以,我们团队试图以不偏不倚的视角去客观呈现一个历史事件。我们一直做中国系列的四部曲,开场之前我也讲过,第一部《善良的天使》讲中美关系,第二部是关于新冠疫情的片子,当时我们也是唯一一个国际团队在中国去拍这样的影片。后来我们还做了一个讲述香港修例风波的一个片子,还有这部《柴米油盐之上》更多反映中国在四十年间巨大的进程以及人民生活的变化。

这是比较大的历史事件,我们以不偏不倚的视角,以西方的观察、中国的故事去把这样真实发生的事情呈现给观众。   

“无法回避,我们离开后,主人公被留在了后面”

观众:我觉得非常好,因为不是一味主旋律,也不是一味评判,而是体现了现实情况。除了宏大叙事之外,也会关注到一些细节。

我对《琳宝》有一个小小的疑问,剧中的孩子内心应该很敏感和脆弱的,拍摄完之后会对他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吗?比方说同学会有什么样的反应?

柯文思:这其实是纪录片工作者一个很难逃避或者回避的问题。其实我们的摄像机是跟他很亲密的,他已经非常习惯摄像机的存在。所以我们在拍片的时候,导演用的词是“空降”,我们空降到他们的生活里面跟他们建立非常亲密的联系,他们愿意信任我们,把他们的故事展现给我们。但是无法回避的是,当拍摄结束之后,可能是几天、几个月,似乎他们被留在后面,因为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一直有交流。我相信对这个孩子来说也有一定困难,可能那几天他突然间成了一个焦点,很多人关注他,再往后一切悄无声息。但是至少我知道这个影片拍完后,就像这个妈妈说,她会更多花时间陪孩子,照顾他。至于说他现在怎么样,我也没法很明确地回答你。

缪曈: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一件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。我们期待更多人投入到这份事业中,让更多海外导演和国内优秀电影工作者一起做这样的事情,才会有更多的中国故事被世界看到,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。